近年来,药店圈内一连串“事件”出现,都跟行医有关。
2020年9月4日,药店老板覃某某在药店内接待赵某,赵某因咳嗽有痰想买些中草药煎服,于是覃某某便按照民间配方,将“雾水藤”、枫木寄生、铺地草等草药按比例组合配售给赵某。
赵某煎服此中药后,随即出现头晕、呕吐现象,直至休克昏迷,被送到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9月26日赵某因药物中毒死亡。9月21日,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覃某某。
2021年1月5日,长洲区法院判处被告人覃某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2月5日,赵某某的亲属向长洲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3月31日,法院判处被告覃某某向赵某某的亲属赔偿损失共110多万元。
这是没有医生的情况下,药店自行非法行医的结果——面临巨额的赔偿,几年的牢狱之灾,覃老板前途不妙。
有医生在堂,也不意味着可以万事大吉,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
3月21—22日,黑龙江讷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就近期“药店非法行医涉嫌致人死亡”事件发布多则通报。
该市一药店近日因非法行医,涉嫌致输液患者死亡,讷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启动相关法律程序,关闭涉事药店,撤销其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协同相关部门针对当地40多家药店展开突击检查。
药店非法行医造成事故和纠纷,或借用坐堂医促销、乱开药等乱象频频出现,政府坐不住了。
从6月21日到年底,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联合开展全市药品零售企业中医坐堂医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检查、处分药品零售企业中医坐堂医乱象行为。
相信,其他地方或早或晚,也会对坐堂医现象进行治理。因为它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难治理的领域。
说起坐堂医,可谓历史悠久,据说最早起源于汉代名医张仲景,其任长沙太守期间,为救黎民,在公堂上行医开方。
后人因为崇敬张仲景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便仿效他,把在中药店行医的中医称为"坐堂医生",把中药店多称为"堂"。
坐堂医,通常是一间小小的诊室内,一张方桌、一个脉枕、一位老中医坐在药房内,即可运用望、闻、问、切的手段为患者诊断疾病、开方抓药,这种"前厅看病,后堂抓药"的方式,沿袭了千年的中医传统看病模式,方便实惠。
建国后,由于国家鼓励采用西医的模式,坐堂医模式逐渐受限、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坐堂医重出江湖,如野草般顽强,或寄居在各大中小药店,或开设诊所独立生存。
面对坐堂医,是兴是废?政策也左右摇摆——想兴,是因为它在百姓中间有需求、有市场;欲废,是因为坐堂医不规范,其中鱼龙混杂,少数不法中医草菅人命、唯利是图,老中医在广告中也因此成为虚假的代名词。而且,坐堂医制度缺乏、监管困难,也成为监管部门左右为难的地方。
民间有的,不一定合规;合规的,不一定适合市场。于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坐堂医禁、放政策左右不定。
2001年,国家明令废止药店“坐堂行医”;2007年开始又解禁;2010年10月,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众多药品零售企业开始尝试“药店+诊所“的经营模式;之后再次收紧,一直到2018年的坐堂医全面放开。
一句话,坐堂医可谓命途多舛。
对坐堂医禁止,从表面上看,是发生在药店的恶性医疗事件导致患者死亡引发国家全面取缔坐堂医;
但事实上,内里埋藏着药店坐堂医这一古老传统与现代社会文明在某个层面上的深刻矛盾。
当社会走向进步和规范,药店“坐堂医”这一经营模式暴露出与时代脱节的种种缺陷。社会在进步,坐堂医只有适应现代社会,才能更好生存下去。
2018年坐堂医政策的放开,与国家大政方针有直接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聚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个时代课题,充分肯定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认识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等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描绘蓝图、明确任务,为做好中医药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医振兴,中医人才自然要振兴,中医事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于是,中医坐堂便有了政策支持。
对于从前混乱的坐堂医现象,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资质管理,要有一定的资质才可以坐堂。
于是,便有了确有专长的民间医师资格试点,才有了“证照分离”的改革。
2018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在第一批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事项中提及——“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器械等医疗相关的经营活动,医疗活动场所与其他经营活动场所应当分离”。
2018年11月7日,辽宁省卫健委下发《关于在全省推行卫生计生行政审批“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医师执业注册等审批项目做了优化准入服务改革,成为国家政策的地方先行者。
《通知》明确指出,“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器械等医疗相关的经营活动,医疗活动场所与其他经营活动场所应当分离”,既然是准许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开展药品经营活动。
2019年2月13日,甘肃省卫健委发布《甘肃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下称《细则》),为“民间中医”获得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管理开辟了一条全新通道。
政策出台,但坐堂医长期积累的问题仍然存在,必须要下一番大气力治理整顿,清理干净坐堂医的营业环境,唯此才有利于坐堂医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药店圈的发展。
由此,才有各地对坐堂医的严查。其实,政策看起来严,实际上并不出格。
概括了一下,无非是几个方面:
1.看医师有没有证,是不是无证行医;
2.看药店有没有证,药店需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看硬件,是不是药店中药饮片营业面积及品种质量达标;
4.看服务,是不是超范围服务;
5.看有无其他违法行为。
对于有坐堂医的药店来说,只有这些方面合规,就无需过多担心。
医生坐堂是药店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药店,必将由卖药为重心转变为卖技术和服务为重心。药店的药能否卖得出去,不仅在于药材本身,更在于药店所拥有的技术含量。
*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店原创
英克精神
与客户同行,创造数智化管理实践新高度
北京英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26824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3)第00036号